比特幣挖礦行業正經歷深刻變革,曾經以數字貨幣開采為核心業務的礦企,如今紛紛將戰略重心轉向人工智能算力服務領域。這一轉型浪潮不僅重塑了行業格局,更直接推動相關企業股價大幅攀升,成為資本市場關注的焦點。
驅動這場變革的核心因素,在于比特幣挖礦的盈利空間持續收縮。2024年4月完成的第四次區塊獎勵減半,直接導致礦工收益銳減。疊加比特幣價格波動加劇與市場競爭白熱化,行業整體利潤水平較去年同期下降超過7%。InFlux Technologies首席執行官丹尼爾·凱勒明確指出:"從長期視角看,比特幣挖礦的收益已遠低于人工智能計算業務。"
礦企轉型的時機恰逢全球AI算力需求爆發期。這些企業手中掌握的關鍵資源——穩定低價的電力供應與現成的數據中心基礎設施,恰好契合AI算力服務的核心需求。伯恩斯坦研究團隊分析認為,礦企現有的并網電力資源可使AI數據中心部署周期縮短75%,同時設施改造的資本投入極低,這使其成為AI云服務提供商的理想合作伙伴。
行業轉型已涌現多個標志性案例。前比特幣挖礦巨頭Core Scientific被英偉達支持的CoreWeave以近90億美元收購,其1.3吉瓦的發電能力成為后者擴張的重要支撐。Galaxy Digital將占地1500英畝的數據中心園區改造為AI算力中心,并與服務OpenAI的CoreWeave建立合作關系。IREN公司則暫停挖礦業務擴張,轉而采購4200塊英偉達芯片,其股價年內漲幅已超過500%。
更多企業通過差異化路徑切入AI領域。TeraWulf與Riot等公司分別采用簽訂長期算力租約、建設混合算力園區等模式,年內股價分別上漲150%和104%。這種轉型策略的有效性,已得到市場數據的充分驗證。
市場分析機構普遍認為,礦企向AI算力服務的轉型具有長期可持續性。Compass Point研究報告指出,長期服務合同與持續存在的電網供應瓶頸,使得這類算力服務成為市場剛性需求,而非僅作為超大規模企業的過渡方案。這種結構性優勢,正推動更多傳統礦企加速布局AI基礎設施領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