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I搜索領域迎來新動態。由原百度集團副總裁景鯤創辦的AI搜索公司Genspark,被曝即將完成一筆高達2億美元的新一輪融資,投后估值預計攀升至10億美元。據知情人士透露,此次融資由紅杉資本領投,LG Technology Ventures和SBI Investment等機構也潛在參與其中。
今年2月,Genspark剛完成1億美元的A輪融資,當時投后估值為5.3億美元。僅僅半年時間,這家在美國舊金山成立的創業公司估值就實現翻倍。不僅如此,今年9月,Genspark還宣布其年度經常性收入(ARR)已達5000萬美元。
在AI搜索賽道,硅谷的Perplexity是先行者,其點燃了這一領域的熱度。Perplexity成立時間比Genspark早一年,產品發布也早一年。截至2025年年中,Perplexity官方宣稱其ARR已超過1.5億美元,是Genspark的三倍。不過,盡管Genspark目前體量小于Perplexity,但憑借增長速度、估值的快速躍升以及獨特的創始團隊背景,被資本視為有潛力的后起之秀。其創始團隊既有百度搜索生態出身的成員,又具備美方運營經驗。
在AI搜索的新入口競爭中,Perplexity已構建起較為完整的發展路徑,包括率先推出產品、積累用戶、估值提升以及與OpenAI生態深度綁定。按常理,后來者易被貼上“模仿者”標簽,但Genspark的出現為看似飽和的賽道帶來新變化。當下AI搜索不僅是產品競爭,更是信息分發秩序的重塑。過去,Google代表“尋找”,而在生成式AI時代,用戶追求“得到”。從檢索到生成、從列表到答案,中間跨越了一個完整的互聯網周期。
資本看中Genspark,除了產品形態差異,還有其團隊結構。景鯤帶領的核心團隊橫跨北京和舊金山,一半成員來自百度、字節等中國公司,另一半來自硅谷AI初創生態。這種混合配置讓Genspark兼具“中國式的工程密度”和“硅谷式的產品節奏”,既能快速上線復雜功能,又能迅速對接國際投資人和媒體。這種復雜背景的結合,解釋了其短時間內連獲兩輪融資且估值翻倍的原因。但也有業內人士認為,這種“雙引擎運轉”既是優勢也是風險,中美市場在節奏、文化和敘事邏輯上存在差異,公司規模擴大后,如何保持產品節奏和戰略目標一致是Genspark必須面對的問題。
進入2025年,AI領域加速洗牌,關鍵詞從大模型轉向Agent等細分賽道,資本焦點也轉向“入口”。據悉,紅杉資本正在集中孵化一批AI應用團隊。在這些知名VC看來,模型趨同的時代,掌握用戶第一觸點就掌握分發權和商業化主動權。Genspark正好處于這個結構性轉折點,它不卷模型能力,而是重構“人如何抵達答案”的路徑,重新定義AI搜索。
當前,資本對單純押注模型的模式十分敏感,經歷過去一年的洗牌后,過高估值的大模型公司急于IPO。相比之下,能承載模型結果、聚合用戶需求、形成復訪行為的“新入口”更具可持續性。Genspark的定位正是如此,在資本眼中,其價值體現在兩方面:一是用戶層的留存和增長潛力;二是生態層的可衍生性,每個Sparkpage都有成為新“信息節點”的可能,最終形成AI生成的新網頁網絡。這與Perplexity“以搜索為中心”的思路不同,Genspark是讓AI成為新的搜索空間。
Genspark也面臨諸多挑戰。一方面,用戶習慣尚未遷移。雖然Sparkpage形式新穎,但多數用戶仍習慣搜索后點擊的模式,在信息碎片化消費時代,“長文本 + 整合”未必是主流需求,其目標用戶群如研究、職場、知識工作者增長速度有限。另一方面,商業模式待明確。目前Genspark的ARR增長主要來自訂閱和企業定制搜索服務,但長期商業模型,如是否做廣告、開放API、構建內容生態等都尚未確定。
如今,在AI搜索市場,人們不僅關注Genspark與Perplexity是否會正面競爭,更探討是否會誕生“Google式壟斷者”,以及這一時刻何時到來。AI搜索時代的霸主是會出自Perplexity、Genspark這類創業公司,還是傳統搜索引擎公司如谷歌,仍有待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