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MI K90自昨晚正式亮相后,其定價策略便引發了廣泛討論。這款新機起售價定為2599元,相比前代產品小幅上漲100元,從產品綜合性能來看,這一價格定位尚算合理。
然而,與基礎版本價格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該機型不同存儲配置間的價差顯著拉大。具體來看,12GB+256GB版本售價2599元,升級至16GB+256GB需加價300元達到2899元;若選擇12GB+512GB版本則需支付3199元,而頂配16GB+512GB和16GB+1TB版本分別定價3499元和3999元。這種存儲容量每增加256GB就需多付600元的定價模式,引發了不少消費者的質疑。
針對市場反饋,小米集團合伙人盧偉冰通過社交媒體作出回應。他承認版本間價差確實超出部分用戶預期,但強調品牌始終以用戶需求為導向。經過內部研討,REDMI決定對首銷月內購買12GB+512GB版本的消費者提供300元直降優惠,調整后該版本售價降至2899元。這一舉措使得2899元價位段形成有趣競爭:消費者既可選擇16GB運行內存帶來的多任務處理優勢,也能獲得512GB的超大存儲空間。
行業分析師指出,當前智能手機內存成本持續攀升,直接導致各品牌大存儲版本與基礎版的價差不斷擴大。據供應鏈消息,受原材料價格上漲影響,未來新機的大容量存儲版本可能面臨進一步漲價壓力。這種市場環境下,REDMI通過精準調整特定版本價格,既保持了產品競爭力,又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具彈性的選擇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