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全球各地響起中國重卡引擎的轟鳴聲,一場由中國商用車企業主導的產業變革正以驚人速度推進。2025年,中國重汽以重卡產銷量登頂全球榜首的戰績,在行業投下重磅炸彈。這家連續21年蟬聯中國重卡出口冠軍的企業,已將超過100萬輛重型卡車銷往全球150余個國家和地區,構建起覆蓋主要經濟體的運輸網絡。
最新經營數據顯示,2025年前三季度中國重汽實現重卡出口11.1萬輛,同比增幅達24.5%。其中9月單月出口量突破1.5萬輛,刷新中國重卡行業單月出口紀錄。值得關注的是,企業設定的年度15萬輛出口目標已是2020年規模的5倍,這種指數級增長背后,是系統化全球布局的支撐。
從東南亞橡膠種植園到非洲礦產運輸線,從中東沙漠公路到南美丘陵地帶,中國重汽構建的全球化服務體系正在發揮作用。通過30家KD組裝工廠、44個海外代表處和300余家經銷商組成的網絡,企業不僅實現了產品快速交付,更建立起覆蓋售前咨詢、售后維護、配件供應的全周期服務體系。這種"大而強"的發展模式,使企業在國際市場形成獨特競爭優勢。
面對全球第一的新坐標,中國重汽董事長劉正濤提出明確戰略方向:打造具備最高技術含量、品牌價值和投資回報率的商用車解決方案。這意味著企業競爭策略發生根本轉變,從單純的價格競爭升級為提供全生命周期價值服務。為支撐2030年出口25萬輛的戰略目標,企業規劃了三大升級路徑:未來五年投入40億美元研發資金,組建8000人規模的研發團隊,重點突破新能源與智能駕駛技術;推動業務模式從整車銷售向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轉型;將海外經銷網絡擴展至400家,持續擴大本地化生產規模。
在市場策略方面,企業已擺脫低價競爭階段。通過服務網絡、響應速度和本地化改造三大核心優勢,HOWO品牌持續鞏固"高性價比"市場定位,SITRAK品牌則向高端市場發起沖擊。總經理劉偉指出,企業正從技術跟隨者轉變為特定領域的規則制定者,這種轉型不僅改變著中國重汽的發展軌跡,更在重塑全球重卡產業格局。
當前,中國重汽的全球化進程呈現明顯特征:研發體系與國際標準接軌,生產布局實現本地化滲透,服務網絡形成閉環管理。這種立體化發展模式,使企業在應對貿易壁壘、技術標準差異等挑戰時更具韌性。隨著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技術的突破,中國商用車正在全球產業變革中占據有利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