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激烈角逐中,雷軍與李想這兩位具有超級產品經理思維的CEO,正帶領各自品牌展開一場前所未有的攻防戰。9月底的小米發布會上,雷軍公開為理想i6站臺,稱“國內其他車也不錯,理想i6值得考慮”,李想隨即在微博致謝,表面看似惺惺相惜,實則暗流涌動。這場商業互動背后,是小米與理想在產品定位上的深度碰撞。
小米汽車近期動作頻頻,其新款大型六座SUV諜照曝光后引發市場關注。這款車身方正、空間充裕的車型,可容納三排座椅,搭載1.5T四缸增程器與前后雙電機四驅系統,純電續航200-400公里,滿油滿電綜合續航達1500公里,直接對標理想L9與問界M9。盡管小米以“信息以官方披露為準”回應增程款傳聞,但市場普遍認為其將延續“高配低價”策略,起售價或比競品低5-10萬元,試圖以性價比優勢攪動市場。
理想汽車則在十周年發布會上拋出兩張新牌:純電車型i6與首位品牌代言人易烊千璽。這款5座純電SUV定位單身用戶、小型家庭及女性群體,首次提出“皇后座椅”概念,全系標配雙腔空懸、冰箱、高級輔助駕駛系統等高端配置,限時減免價比小米YU7還低1.38萬元。上市5分鐘大定突破1萬臺的數據,雖部分得益于1萬元現金優惠及靜音電吸門等權益,但仍顯示出市場對其轉型的期待。
然而,理想的純電之路并非一帆風順。此前純電旗艦MEGA因造型爭議市場表現未達預期,被視為“最貴學費”;后續推出的i8又因配置復雜、定價策略模糊導致開局不利。如今i6承擔著拯救銷量與拓展年輕用戶市場的重任,但產能受限問題依舊突出。理想產品線負責人李昕旸透露,i6上市后首銷權益疊加其他優惠,力度堪比“折上折”,但限時權益結束后能否保持競爭力仍存疑。
小米在女性市場的成功,為理想提供了轉型參考。雷軍曾指出,女性在家庭購車決策中擁有一票否決權。小米SU7通過流金粉、丹霞紫等配色,以及三層鍍銀防曬玻璃、智能化妝鏡等細節設計,成功吸引女性用戶。一位譚女士表示,原本不考慮電車的她,因小米SU7 ultra的溜背造型與內飾細節當場預購,提車半年后仍被路人夸贊“好看”,情緒價值得到滿足。相比之下,理想i6雖宣傳“皇后座椅”,但外觀設計仍被部分女性用戶認為“保守”,難以擺脫“家庭用車”標簽。
社交平臺上,關于小米SU7與理想i6的選擇爭議不斷。有網友總結:“沒結婚選小米,結完婚選i6”,認為i6在空間上更具優勢,而小米SU7在顏值上更勝一籌。對于理想而言,如何打破用戶結構單一(35歲以上男性占比超70%)的困境,是其純電轉型的關鍵。i6啟用易烊千璽代言,正是試圖通過年輕化營銷吸引女性用戶,但效果仍有待觀察。
產能問題成為兩家品牌共同的痛點。小米一期工廠設計產能15萬輛,去年開始雙班運營仍難以滿足需求,YU7等車周期近一年。盡管二期工廠已驗收通過,但產能爬坡需要時間。理想i6同樣面臨產能受限問題,短期內難以通過銷量提振重回“巔峰”。市場重心逐漸向純電轉移的背景下,7月增程車銷量同比下滑11.4%,而純電動車銷量增長24.5%,部分依賴增程路線的車企已開始戰略轉向。
在這場攻防戰中,理想與小米均展現出強烈的差異化訴求。理想試圖通過“增程守家庭,純電綁年輕”實現兩條腿走路;小米則以“人車家全生態”體驗協同為亮點,殺入增程SUV市場。然而,增程器方案的穩定性、油耗表現及售后維護成本,都是家庭用戶考量的關鍵因素。小米若想以高性價比切入,必須在堆料與利潤之間做出取舍,而理想的規模換毛利率策略,也面臨銷量規模不足的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