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空間自動化技術研究室傳來喜訊:該團隊經過兩年不懈努力,成功完成新型太陽翼及其驅動機構的設計與研制工作。目前,這項創新成果已轉化為實際應用,為我國多型衛星提供了超過百套高性能太陽翼結構與機構產品。
作為衛星的"能量心臟",太陽翼的設計堪稱航天工程中的精妙之作。其表面密布的高效能太陽能電池陣列,能夠將太陽光轉化為衛星運行所需的電能。科研人員介紹,這種特殊設計的電池板不僅具備優異的能量轉換效率,還能在極端空間環境中保持長期穩定工作。
在衛星發射階段,太陽翼會采用折疊收納的緊湊形態,待火箭將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后,驅動機構會精準控制其展開動作。整個展開過程如同太空中的"蝶變",原本蜷縮的翼板會平穩舒展成預定形狀。更令人稱道的是,在衛星服役期間,太陽翼還能通過智能驅動系統持續調整角度,確保始終以最佳姿態接收太陽輻射。
這項技術突破對提升我國航天器在軌續航能力具有重要意義。據測算,優化后的太陽翼系統可使衛星能源供給效率提升約15%,特別是在執行深空探測等長時間任務時,穩定的能源供應將成為保障任務成功的關鍵因素。目前,該系列太陽翼產品已通過多項嚴苛的空間環境模擬測試,各項技術指標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