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江蘇蘇州農村商業銀行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聯合主辦、金融時報社提供媒體支持的“2025智慧金融核心數據庫轉型實踐研討會”在蘇州圓滿落幕。會議以“太湖論數,共筑金融新核心”為主題,聚焦金融行業核心數據庫改造的前沿趨勢與實踐路徑,為區域性銀行數字化轉型提供可復制的標桿方案。
蘇州農商行行長莊穎杰在致辭中指出,金融行業對系統穩定性、性能與安全性的要求日益嚴苛。作為戰略合作伙伴,華為通過提供服務器、存儲及網絡設備等基礎設施,助力該行完成數據中臺、支付系統及核心業務系統的升級改造。這些創新成果不僅提升了業務效率,更為區域銀行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了重要參考。
華為金融數據庫軍團總裁楊柏梁強調,數字經濟時代下,金融行業面臨系統韌性不足、業務部署周期縮短及網絡安全威脅加劇等挑戰。構建自主可控的核心數據庫解決方案成為行業發展的關鍵。他提出,需圍繞客戶需求、業務場景及數據價值展開敏捷創新,通過產業鏈協同制定標準、攻克技術難題并共享成果。
會議期間,《區域性銀行核心數據庫轉型實踐白皮書》正式發布。該白皮書由蘇州農商行與華為聯合編制,系統梳理了區域性銀行在數據庫架構選型、技術實施及風險管理等方面的經驗,為行業提供自主創新的轉型路徑。同時,蘇州農商行新一代金融數據基礎設施樣板點揭牌成立,成為國內首家落地“GaussDB+OceanStor Dorado”存算分離架構的區域性銀行。
北京金融科技產業聯盟副秘書長黃程林分享了《金融行業開放平臺數據庫轉型白皮書》。他指出,數據庫轉型需兼顧業務連續性與技術可控性,建議金融機構根據自身特點選擇分布式或集中式架構,并建立完善的測試與回滾機制,確保轉型過程平穩推進。
蘇州農商行金融科技部總經理助理蔣蔚介紹,該行通過采用華為雙活部署模式及GaussDB數據庫,實現了存貸匯核心業務的自主創新升級。技術層面,存算分離架構降低了運維復雜度,業務層面則支撐了個性化營銷及實時風控等創新場景,為未來戰略擴展奠定基礎。
華為金融數據庫軍團副總裁趙瑋透露,華為將持續優化數據庫性能,重點提升多讀多寫能力、異地數據一致性及智能運維水平。其解決方案已通過金融級壓力測試,可滿足高并發交易及秒級容災需求,成為多家頭部銀行的選型優選。
江南農村商業銀行數據庫運維高級工程師袁雷分享了“一三六五”數字化轉型實踐。該行通過生產中心與容災中心1:1部署、GaussDB+OceanStor Dorado全閃存方案及同城雙AZ架構,實現了業務連續性保障與成本優化。目前,其核心系統可用性達99.999%,數據恢復時間縮短至分鐘級。
華為中國政企產品解決方案架構師李建祥指出,華為存儲架構升級及AI推理存儲方案已廣泛應用于金融機構。例如,某股份制銀行通過部署全閃存陣列,將關鍵業務響應速度提升3倍,同時降低40%的能耗成本。這些實踐驗證了自主創新技術在金融場景中的可行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