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當前面臨財務虧損,但OpenAI的巨額投資計劃仍在持續推進。據披露,該公司聯合多家科技巨頭推出的“星際之門”項目,總投資規模已突破5000億美元,若計入對甲骨文、英偉達(NVIDIA)、AMD等企業的循環注資,整體投資體量更攀升至1萬億美元。這一數字占美國GDP年度增量的近四成,凸顯AI產業對宏觀經濟的顯著拉動作用。
面對外界關于“技術泡沫”的質疑,AMD首席執行官蘇姿豐在近期公開場合回應稱,人工智能發展仍處于“十年超級周期”的初級階段。她指出,金融、醫療、科研等關鍵領域的智能化轉型才剛剛拉開帷幕,當前的投資布局是為抓住長期機遇而進行的戰略部署。“我們正以審慎但堅定的節奏推進技術落地,與合作伙伴共同探索的商業模式終將獲得市場認可。”蘇姿豐強調。
在醫療領域,蘇姿豐特別提到AI技術對藥物研發和疾病預防的變革潛力。她舉例稱,通過機器學習算法分析海量生物數據,可顯著縮短新藥開發周期;而基于AI的早期診斷系統,則有望提升癌癥等重大疾病的早期發現率。“技術的價值不在于概念炒作,而在于切實解決人類面臨的挑戰。”她表示,隨著算法優化與算力提升,AI將在更多場景中展現不可替代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這場由頭部企業主導的AI投資浪潮,正重塑全球科技產業鏈。從芯片制造到云計算服務,從算法研發到行業應用,萬億級資本投入不僅推動技術迭代,更催生出新的經濟增長點。盡管短期財務壓力猶存,但業內普遍認為,AI驅動的產業升級將成為未來十年全球經濟的重要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