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智算網絡飛速發展的當下,算力需求呈現爆發式增長,行業正加速向超節點等大規模智算集群網絡邁進。集群內XPU之間的互聯速率與密度持續成倍提升,當SerDes速率攀升至100G/lane、200G/lane甚至更高水平時,傳統電互聯在傳輸距離上遭遇了物理極限的挑戰,難以滿足機柜間、板間日益增長的連接需求。在此背景下,光互聯憑借其獨特優勢,逐漸成為大規模智算集群網絡連接的重要演進方向。
2025年9月11日,一場聚焦AI短距多模光互聯產業的盛會在深圳拉開帷幕——由IPEC組織舉辦的《2025年AI短距多模光互聯產業論壇暨IPEC eSR MMF系列標準發布會》成功舉行。會上,華為海思光電的高級技術專家邵海峰博士帶來了題為《AI智算時代下高速VCSEL的技術演進與展望》的技術分享。他指出,光互聯具有“三高三低”的顯著優勢,即高速、高密、高可靠以及低功耗、低時延、低成本,其中多模VCSEL已成為短距光互聯的首選方案。
華為海思光電在多模VCSEL領域深耕多年,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公司從產品定義、架構設計到系統可靠性等多個層面,精心打造了StarMatrix星云光互聯解決方案。該方案將光芯片的關鍵指標納入光模塊的頂層設計,通過高質量的外延生長和嚴格的工藝管控技術,全面保障光芯片的性能和長期穩定性,為AI智算網絡提供了高品質的星云光互聯產品。
在具體產品方面,海思光電推出了多款適應不同場景的VCSEL解決方案。其中,50Gbps VCSEL適配星云400G光互聯解決方案,能夠將多模光互聯距離提升至200米。這得益于公司自有成熟的6寸GaAs IDM平臺、超高精度的外延控制以及全流程AI工藝缺陷監控和攔截能力,既保證了高性能余量,又實現了超高可靠性,使星云400G光互聯解決方案在行業中綜合性能達到最優。
100Gbps VCSEL則支撐星云800G光互聯解決方案,多模光互聯距離可達150米。通過芯片材料級和模塊系統級的綜合優化,該方案實現了100米的穩定傳輸特性,傳纖性能優異。同時,公司立足VCSEL底層機理,對帶寬、譜寬等參數進行進一步優化,配合行業光纖有效模式帶寬的提升,成功將光互聯距離拓展至150米,滿足了更大規模集群互聯場景的需求。
200Gbps VCSEL支持50米傳輸,為星云光互聯的持續演進提供了有力支撐。公司通過挖掘材料極限、創新芯片架構,均衡多種關鍵參數,實現了200G VCSEL在傳統OM4光纖中的穩定傳輸。配合更高有效模式帶寬光纖的推出,傳輸距離達到50米。海思光電推出的18通道高密多模VCSEL陣列,為未來AI大容量Scale-up網絡的持續演進提供了更具性價比的解決方案。
華為海思光電在光通信領域已深耕數十年,構建了從材料理論到產品開發、批量生產的全鏈條能力。基于IDM模式,公司打造了完整的光芯片設計、外延、工藝、封測、可靠性五大平臺。面向未來,海思光電將繼續致力于打造面向AI智算網絡的StarMatrix星云光互聯解決方案,推動AI智算網絡邁向更高質量的發展階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