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節,月滿人間。今年中秋,一輪格外明亮的圓月成為夜空焦點,印證了“十五的月亮十六圓”的古老說法。天文專家指出,今年月亮最圓的時刻出現在10月7日11時48分,但觀賞效果最佳的時間是6日晚和7日晚,屆時公眾可目睹這輪“大圓月亮”的絕美姿態。
月球本身并不發光,其圓缺變化源于太陽、地球、月球三者相對位置的周期性改變。中國天文學會會員修立鵬解釋,月球繞地球公轉過程中,月相會經歷從新月到滿月的完整周期,這一過程被稱為朔望周期,平均時長為29.53天。由于農歷初一固定為朔日,而滿月(望日)的出現時間則因朔望周期的長度波動而有所變化。
從朔日到望日的間隔最短不足14天,最長超過15天,平均為14.76天。這種時間差異導致滿月可能出現在農歷十五、十六、十七甚至十四,其中十六日出現滿月的概率最高,十五日次之,因此民間流傳“十五的月亮十六圓”的說法。
今年的中秋滿月還有一個特殊身份——“超級月亮”。所謂“超級月亮”,是指滿月時月球恰好位于近地點附近,此時月亮的視直徑比平時更大,亮度也略高。不過,修立鵬提醒,這種差異僅憑肉眼難以察覺。“超級月亮”并非罕見天象,每年都會出現多次,今年也不例外。
據介紹,若將本年度所有滿月按距離地球的遠近排序,今年中秋滿月位列第三近,堪稱“超級月亮”。而2025年還有兩次“年度最大滿月”值得期待:11月5日晚和12月5日凌晨,這兩次滿月的視直徑幾乎相同,觀賞效果極佳。
中秋賞月,承載著中國人對團圓和親情的深厚情感。如何欣賞這輪超大滿月?修立鵬建議,日落后月亮初升時,可捕捉滿月與地面景觀同框的詩意畫面;兩小時后,月亮升至合適高度,此時晚飯后散步賞月最為愜意。賞月地點宜選擇視野開闊處,無需專業設備,抬頭即可感受“胖月亮”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