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舉辦的2025金融街論壇上,螞蟻數科AI業務負責人余濱透露,當前國內多家城商行正通過引入金融大模型與智能體技術,探索業績增長的新路徑。螞蟻數科已為銀行機構構建起覆蓋核心業務的全棧智能解決方案,部分合作銀行在運營效率與營收規模上實現突破性進展。
據余濱介紹,AI技術正在重塑銀行業態,其角色已從輔助工具升級為價值創造的核心引擎。螞蟻數科提供的智能解決方案已從早期單一場景應用,擴展至涵蓋營銷獲客、風險控制、投資顧問、保險理賠等全業務鏈條的智能體系統。試點數據顯示,某城商行通過部署理財顧問數字分身,單名員工服務客戶量從200人躍升至2000人,中長尾客戶覆蓋率顯著提升,帶動相關業務收入增長約兩成。
上海銀行的實踐案例頗具代表性。該行與螞蟻數科聯合開發的AI手機銀行,以自然語言交互替代傳統菜單操作,用戶可直接通過對話完成轉賬、還款、理財咨詢等十余項高頻業務。這種"零門檻"設計使老年群體使用滿意度提升,業務轉化率較傳統模式提高10個百分點。
浙江某頭部城商行則選擇了更系統的轉型路徑。通過與螞蟻數科合作,該行構建起包含算力基礎設施、智能平臺、金融大模型及場景應用的完整AI體系,目前已落地30余個智能場景,覆蓋客戶服務與內部運營雙領域。這種全棧式布局為銀行未來十年的智能化轉型奠定了技術基礎。
針對不同銀行的差異化需求,余濱提出分層實施策略:資源有限的機構可從具體場景切入,采用按效果付費模式逐步推進;具備條件的銀行可優先升級移動端服務,通過AI手機銀行提升用戶體驗與活躍度,再逐步疊加智能風控、智能投顧等場景應用。部分領先銀行已開始構建企業級知識庫與數據資產,依托螞蟻數科金融推理大模型打造自主可控的"金融大腦",推動業務流程與組織架構的深度變革。
數據顯示,螞蟻數科的金融科技服務已實現廣泛覆蓋,其解決方案應用于全部國有股份制銀行、超六成地方商業銀行及數百家金融機構。這種技術賦能正在改變銀行業競爭格局,為中小機構突破規模限制、實現差異化發展提供了新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