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延續強勁增長態勢,前九個月產銷量雙雙突破千萬輛,同比增幅均超30%,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攀升至46.1%。這一背景下,動力系統技術迭代成為推動整車性能躍升的核心驅動力。“中國心”年度十佳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實車測試聚焦三電系統(電池、電機、電控)升級趨勢,探討技術精細化發展路徑。

據汽車與運動雜志社總編輯楊建軍介紹,今年共有15款動力系統入圍實車測試,其中純電驅動系統12款,增程式混合驅動系統3款。中國品牌集體轉向“技術普惠”戰略,從價格競爭轉向技術比拼。高電壓平臺成為主流配置,增程器技術精細化升級顯著提升產品可選性,合資品牌的加入進一步激活市場活力。比亞迪在唐L EV上搭載的全球首個超級千伏架構、閃充電池及3萬轉量產電機,標志著行業技術競爭進入新階段。
增程式技術呈現突破性進展。賽力斯全新一代超級增程系統SET330D在靜謐性、能效、智能控制、集成輕量化四大維度全面升級,最高熱效率達44.8%,噪音感知頻次降低90%,油電轉化率提升至3.65kWh/L。搭載該系統的問界M7在操控性與舒適性方面獲得專家高度評價。上汽通用別克“真龍”增程系統則通過電機轉速與效率的均衡優化,展現中國工程師主導開發的技術實力。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專家張彤指出,該系統體現了從技術驅動向市場驅動的轉型理念。
造車新勢力“蔚小理”首次集體入圍實車測試名單。三家企業均強化全棧自研能力,圍繞車型定位設計電驅系統技術方案。北京交通大學電機所所長曹君慈、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主任王麗芳等專家肯定了這種核心技術自主開發模式。技術說明會作為關鍵交流平臺,持續三個多小時,車企與專家就技術細節、市場趨勢展開深度探討。

場地試駕環節顯示,參評車型在動力性、加速性、操控性及舒適性方面較往年顯著提升。中國電工學會專家周榮特別指出,增程車輛NVH調校效果突出,發動機介入噪音幾乎不可察覺。全國工商聯汽車經銷商商會會長李金勇對問界M7的動力表現給予高度評價。不過專家也提醒,自主品牌在底盤調控和整車匹配上仍有提升空間,技術先進性與消費者需求之間存在差距,部分先進技術需等待社會基礎設施完善。
資深汽車媒體人藍河強調,技術發展應堅持“以人為本”原則。動力性不應成為唯一評價標準,“中國心”評選應關注動力系統的綜合表現,而非單一技術指標。本次活動獲得戶外品牌TFO支持,京博新能源、富維股份等企業積極參與。其中京博新能源開發的特種燃料產品已與寶馬、長城等車企建立長期合作,為新能源汽車燃油需求提供解決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