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技術深度重塑全球智能出行格局的關鍵節點,四維圖新于北京舉辦2025EVOLUTION創想大會,正式宣布品牌戰略升級為SEEWAY.AI。這一轉變標志著企業從傳統地圖服務商向AI驅動型智能出行方案提供商的全面轉型,CEO程鵬在會上通過主題演講,系統闡釋了智能駕駛行業的技術演進路徑與商業實踐邏輯。

程鵬指出,當前汽車產業競爭已從價格維度轉向價值創造維度。"用戶不再滿足于功能疊加,而是追求智能化帶來的真實體驗價值。"他強調,在軟件定義汽車的新時代,安全合規已從成本約束轉化為市場準入的核心條件。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中國乘用車前裝智能駕駛芯片交付量同比增長42.3%,印證了行業對高可靠性解決方案的迫切需求。
作為技術轉型的核心載體,四維圖新發布了全棧式智能駕駛解決方案。基于地平線征程?6E芯片的PhiGo Pro方案實現高速/城區全場景覆蓋,通過魚眼攝像頭復用技術將傳感器成本降低30%,已獲得多家車企爆款車型量產訂單。更值得關注的是,采用高通Snapdragon Ride?平臺的PhiGo Pro+方案,以行業最低算力實現城市NOA功能,接管率較同類產品降低40%,展現了算法優化的技術深度。
在芯片領域,四維圖新旗下杰發科技創造里程碑式突破:SoC與MCU芯片累計出貨量雙雙突破億顆。其中AC8025座艙域控芯片通過AEC-Q100認證,可在-40℃至125℃環境下穩定運行,供貨周期延長至15年。該芯片支持全球100多個國家的交通信息數據庫,配合2.6億POI數據接入,構建起覆蓋停車、充電等場景的生態服務體系。

全球化布局方面,四維圖新創新提出"硬件兼容全球+體驗本地化"策略。其AC8015/AC8025座艙方案通過單一硬件架構適配不同區域法規要求,成本優化達15%。在駕艙融合領域,基于SA8155P&SA8255P芯片的艙泊一體方案,集成3D渲染、多屏交互等功能,將系統成本壓縮至千元以內,已在前裝量產車型中大規模應用。
高精度定位服務成為另一技術制高點。四維圖新P+V融合定位方案在遮擋場景下水平定位誤差控制在0.2%以內,通過輕量化終端設計替代傳統激光雷達方案,服務范圍覆蓋近40個國家。其合規業務已與阿里云、華為云等建立生態協同,完成30余家車企的100多個合規項目交付,構建起全球覆蓋的服務網絡。
品牌升級背后是技術DNA的深刻變革。程鵬將企業轉型路徑概括為"地圖人-汽車人-AI人"的三階躍遷:"AI正在重構產品邏輯,從功能實現轉向情緒價值供給。"新品牌SEEWAY.AI諧音"四維",凸顯人工智能的技術中樞地位,其核心理念"眼中有光,行之有維"詮釋了以可視化技術連接智能出行的愿景。
在量產實踐層面,四維圖新與鑒智機器人合作取得突破性進展:2024-2025年累計獲得585萬套智駕方案定點,覆蓋20余家主流車企的100余款車型。其中PhiGo Entry行泊一體方案以千元級價格重塑市場價值標準,獲得頭部車企定點,標志著高性價比解決方案進入規模化落地階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