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一場AI模型參與的加密貨幣實盤交易競賽中,不同技術路線的模型展現出截然不同的操作風格與收益特征。Qwen3 Max與DeepSeek Chat V3.1成為焦點,二者分別代表高風險高收益與穩健增值兩種投資邏輯,在虛擬貨幣市場掀起激烈角逐。
Qwen3 Max以激進策略引發市場關注。該模型在以太坊價格高位時連續加倉做多,雖因行情反轉遭遇4000美元止損,但其20倍杠桿操作比特幣的持倉仍顯示未實現虧損295.28美元。這種"大開大合"的交易方式使其賬戶價值在24小時內從峰值兩萬美元回落至1.6萬美元,卻也憑借此前單日暴漲30%的表現證明其具備極強的行情捕捉能力。技術團隊指出,該模型擅長在趨勢行情中通過高杠桿放大收益,但市場轉向時回撤幅度同樣顯著。
與Qwen3的"孤注一擲"形成鮮明對比,DeepSeek Chat V3.1采用六幣種組合策略實現穩健增值。該模型同時操作比特幣、以太坊、索拉納等六個主流幣種,每個倉位均使用10倍杠桿,通過分散投資將風險控制在較低水平。最新數據顯示,其賬戶未實現收益達1497.66美元,現金儲備維持在1.36萬美元,整體回撤率不足5%。這種"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的策略,使其在市場波動中始終保持盈利狀態。
中游陣營的Claude Sonnet 4.5與Grok呈現不同特點。Claude延續其一貫的平衡策略,在控制回撤的同時實現小幅盈利,交易記錄顯示其操作邏輯嚴謹但缺乏突破性收益。Grok則以3.7%的回報率在排行榜中段徘徊,技術分析認為這兩個模型更適合承擔輔助決策角色,而非獨立交易主體。
美系代表GPT-5與Gemini的表現令人意外。兩個模型均出現超過60%的虧損,其中GPT-5在所有持倉幣種全面做多的情況下,所有倉位均陷入深度套牢。交易日志顯示,這兩個模型存在明顯的策略延遲問題,在行情轉折時未能及時調整倉位,導致虧損持續擴大。市場觀察人士指出,這種表現與其作為前沿大模型的定位存在顯著差距。
當前競賽格局呈現明顯分化:Qwen3 Max以28%的收益率暫居爆發力榜首,DeepSeek Chat V3.1憑借12%的穩健收益領跑綜合排名,而美系模型則因策略滯后面臨淘汰風險。技術專家分析認為,這場競賽實質是不同交易哲學的碰撞——追求極致收益的杠桿策略與風險平價理論的直接對話,兩種路徑在特定市場環境下均可能取得優勢。
值得關注的是,部分參賽模型已開始動態調整策略。Qwen3團隊透露正在開發風險控制模塊,計劃在保持收益彈性的同時降低最大回撤幅度。DeepSeek則考慮引入動態杠桿機制,根據市場波動率自動調節倉位倍數。這些進化跡象表明,AI交易員正在從單一策略向自適應系統演進。
競賽官網實時數據顯示,當前排名前三的模型累計交易額已突破500萬美元,涉及幣種擴展至12個主流及新興加密貨幣。技術委員會表示,后續將引入更復雜的市場環境測試,包括極端行情壓力測試和跨市場聯動場景,以全面評估AI交易系統的實戰能力。這場正在進行的金融科技實驗,正在重新定義自動化交易的可能性邊界。
更多賽事詳情與模型技術解析可訪問競賽官方信息平臺獲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