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自然資源廳近日通過融合“自主可控技術”與“智能化防御”,將人工智能深度應用于自然資源網絡安全體系,構建起覆蓋全域的“一張網”安全防護屏障。這一舉措不僅為智慧國土建設提供了可靠的技術支撐,更是對國家網絡安全法規要求的積極響應,標志著寧夏在自然資源領域網絡安全治理能力邁上新臺階。
在技術自主化方面,該廳嚴格遵循國家分級保護與等級保護標準,全面部署了人工智能驅動的網絡安全分析系統、新一代防火墻及智能漏洞掃描設備。通過實現新增設備100%國產化替代,從硬件底層切斷了潛在安全威脅的輸入路徑,為自然資源數據安全筑牢了“第一道防線”。據技術團隊介紹,目前系統已具備對復雜網絡攻擊的實時識別與阻斷能力。
為確保安全隱患動態清零,管理部門建立了“三位一體”的常態化管控機制:通過月度漏洞掃描、季度滲透測試和年度風險評估形成閉環管理,累計完成1350余個中高危漏洞修復,并建立電子化管理臺賬實現全程可追溯。在重大活動期間,實施24小時網絡安全值守制度,運用智能監控系統對核心數據和關鍵網絡節點進行不間斷保護,確保系統零中斷運行。
據悉,該網絡安全體系已通過國家相關認證,其創新實踐為自然資源領域提供了可復制的安全解決方案。下一步,寧夏將加快推進“全域感知、智慧防御”的大安全體系建設,通過人工智能與自主可控技術的深度融合,持續提升自然資源治理的數字化安全水平,為區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