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迎來成立70周年的重要時刻,易事特集團以一系列新能源領域的創新實踐,為這片廣袤土地的綠色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作為粵疆產業合作的標桿企業,易事特通過高端智造基地建設、風光儲一體化項目推進及新型電力系統構建,書寫了企業與地方協同發展的新篇章。
昌吉高新區GWh級儲能智造基地的落成,標志著易事特戰略布局西北邁出關鍵一步。該基地聚焦光伏逆變器、儲能系統及充電樁等核心裝備的研發制造,引入智能化生產線后,不僅將西北地區產能提升30%,更通過技術溢出效應帶動當地高端制造業升級。項目運營以來,已創造超800個就業崗位,其中本地用工比例達65%,為昌吉工業轉型提供了重要支撐。
依托新疆得天獨厚的風能資源,易事特深度參與多個國家級新能源項目。在木壘四十個井子100MW風電項目中,企業提供的定制化儲能解決方案使發電效率提升18%;正在建設的昌吉市北沙窩30萬千瓦光儲一體化園區,采用"光伏+農業"復合模式,預計年底并網后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45萬噸。這些項目通過技術創新,將戈壁荒漠的清潔能源轉化為穩定電力供給,有效優化了區域能源結構。
面對新能源大規模接入帶來的電網穩定性挑戰,易事特在新疆布局的儲能網絡已形成完整解決方案。在天山北麓610萬千瓦新能源基地,1.2GWh儲能系統作為全國首個"沙戈荒"外送通道配套工程,成功解決新能源間歇性問題;中核新源風電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中,企業研發的智能調度系統使棄風率下降至5%以內。目前,易事特在疆儲能裝機規模突破3.5GWh,覆蓋調頻調峰、獨立電站等八大應用場景。
從智能制造到清潔能源開發,從儲能技術創新到電網優化服務,易事特在新疆的產業實踐始終與區域發展戰略同頻共振。在自治區成立70周年的歷史節點,企業通過累計投資超50億元的23個重點項目,不僅實現了自身業務版圖的拓展,更以科技創新推動新疆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為建設生態良好、繁榮富裕的美麗新疆貢獻了產業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