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態電池商業化進程不斷加快。半固態電池已實現量產裝車,多款搭載車型續航超千公里,還通過針刺、擠壓等安全測試,且應用領域拓展至無人機等。全固態電池技術取得顯著突破,實驗室樣品能量密度大幅提升,多家企業公布量產時間規劃。
然而,產業化之路并非一帆風順。全固態電池當前成本高昂,是液態電池的3 - 5倍,同時還面臨界面阻抗、量產工藝復雜以及鋰枝晶等難題,大規模普及預計要到2030年。
全球競爭格局方面,中日處于領先地位,中國在產業鏈整合上優勢明顯,政策大力扶持;日本專利數量領先,歐美企業也在加速追趕。對消費者,剛需人群可選半固態車型,觀望者可待全固態普及。投資者可關注設備與材料領域,同時警惕概念炒作。未來,固態電池應用場景將不斷拓展,2030年或成能源革命關鍵節點。
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現存在業、存續狀態的動力電池相關企業超19.5萬家。其中,2025年截至目前新增注冊相關企業約3.1萬余家,從企業注冊數量趨勢來看,近五年間,動力電池相關企業的注冊數量呈現出逐年增長的態勢,并在2024年達到頂峰。
從區域分布來看,廣東省、安徽省、江蘇省動力電池相關企業數量位居前列,分別為超1.8萬余家、1.4萬余家和1.3萬余家。排在其后的是山東省和河南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