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手機市場最受關注的關鍵詞,非“Air”莫屬。各大廠商紛紛推出以輕薄為賣點的機型,試圖在這個細分領域占據一席之地。然而,不同品牌對“Air”的理解和詮釋卻大相徑庭,呈現出多樣化的產品形態。
在眾多“Air”機型中,moto X70 Air憑借其獨特的定位和價格優勢脫穎而出。這款來自小廠的中端機,官方售價僅2599元,疊加優惠后甚至低至1999元,二手市場還有更低的價格。盡管配置上僅能滿足基本需求,但其輕薄設計卻令人印象深刻。6.7英寸大屏、雙卡雙待、4800mAh大電池,機身厚度僅5.9毫米,重量控制在160克以內,這樣的組合在同尺寸手機中極為罕見。對于需要備用機或雙持的用戶來說,moto X70 Air無疑是一個理想選擇。
moto X70 Air的輕薄設計并未犧牲續航能力,反而憑借4800mAh電池實現了長達一天半的正常使用時間。盡管搭載的高通驍龍7 Gen 4芯片在日常使用中偶爾會出現溫熱和掉幀現象,但對于非重度用戶來說,這并不構成太大問題。其搭載的MyUI 8系統雖然本土化功能不如國產UI豐富,但卻支持多開微信等應用,最多可同時運行6個微信賬號,這一特性對于需要多賬號管理的用戶來說極具吸引力。
與moto的“性價比”路線不同,華為對“Air”的理解更側重于大屏體驗。Mate 70 Air并未追求極致輕薄,而是將屏幕尺寸擴大至7英寸,厚度和重量分別為6.6毫米和208克。盡管數據上看并不輕薄,但圓弧過渡設計和長寬比優化使其握持感接近輕薄機型。Mate 70 Air更像是一臺“小平板”,支持手寫筆和文件批閱,非常適合商務場景使用。同時,其滿配影像系統和旗艦級機身質感,也使其具備充當主力機的實力。
與國產廠商的務實路線相比,海外品牌在“Air”機型上的探索則顯得更為激進。蘋果推出的iPhone Air以極致輕薄為目標,機身厚度僅5.6毫米,重量165克。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蘋果不惜削減電池以外的多個組件,包括SIM卡槽、超廣角攝像頭和揚聲器。盡管如此,iPhone Air仍憑借輕盈的手感和精湛的工藝設計吸引了部分用戶。然而,高昂的售價和配置妥協使其難以成為主流選擇,更多被視為蘋果技術展示的試驗田。
三星Galaxy S25 Edge則試圖在輕薄與配置之間找到平衡點。其機身厚度與iPhone Air相近,但配置更為豐富,包括2億像素主攝和1200萬像素超廣角鏡頭。然而,由于機身空間有限,S25 Edge的續航和散熱表現并不理想,實際體驗與紙面參數存在差距。其直上直下的邊框設計和配重問題也影響了握持舒適度。據悉,三星已決定終止Edge系列,未來將用“S26 Plus”取代S25 Edge。
隨著三星和蘋果在“Air”機型上的探索遭遇挫折,市場對這一細分領域的前景產生了疑問。小米手機總裁盧偉冰此前曾表示,雖然認可“Air”機型的探索價值,但不看好其銷量表現,暗示小米可能不會跟進。對于消費者來說,高端旗艦“Air”機型在二手市場以低價出售或許更具吸引力。例如,4000元以內的三星Galaxy S25 Edge或4500元左右的無卡iPhone Air,都可能成為玩家嘗鮮的選擇。
“Air”機型的潛力仍待挖掘,但如何打造一款真正符合用戶需求、值得長期使用的輕薄手機,仍是廠商需要思考的問題。moto和華為的“Air”機型是否提供了正確答案,市場將給出最終判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