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全自動駕駛系統(FSD)長期處于輿論風口,其責任界定模式引發廣泛爭議。該系統在宣傳中常被賦予突破性定位,但實際責任劃分仍遵循“成功歸己、問題歸人”的雙重邏輯。根據國際汽車工程師學會的駕駛自動化分級標準,特斯拉現行的Autopilot與FSD均屬于L2級系統,理論上要求駕駛員始終保持注意力并承擔全部操作責任。然而特斯拉近年來的功能更新與公開表態,正逐步模糊這一責任邊界。
特斯拉在技術宣傳中持續強化FSD的自主性。公司通過發布事故間隔里程數據,試圖證明其系統安全性優于人類駕駛。但這類數據存在顯著局限性:測試環境依賴人類駕駛員作為安全冗余,當駕駛員從主駕移至副駕擔任“監督員”時,系統干預頻率顯著上升。第三方研究顯示,特斯拉車輛的實際“人工干預間隔里程”遠低于公司宣稱水平,這一指標本應是衡量自動駕駛接近L4/L5級的關鍵參數。更值得關注的是,特斯拉最新數據顯示其系統安全性較往年出現下滑趨勢。
責任推卸機制在特斯拉事故處理中形成固定模式。2019年佛羅里達州致命事故中,開啟Autopilot的駕駛員因分心導致連環碰撞,特斯拉在訴訟中堅稱駕駛員負全責。盡管法院最終判定特斯拉承擔33%責任并開出高額罰單,但該公司仍通過庭前和解方式規避了多起類似案件的司法審查。這種策略背后,是特斯拉長期通過用戶協議將責任轉嫁給駕駛員——激活輔助駕駛功能前,車主必須簽署聲明承諾全程監控路況。
馬斯克的公開言論持續加劇責任認定爭議。他多次宣稱FSD將實現完全無人駕駛,甚至描繪跨州自動駕駛接送場景,這種技術神化導致公眾產生系統具備自主能力的誤解。更具爭議的是,馬斯克近期透露將在系統更新中允許駕駛員在FSD運行期間發短信,理由是“強制專注反而導致更危險的操作”。這一表態與特斯拉現有的駕駛員監控系統形成矛盾——當前攝像頭仍會因駕駛員視線偏離發出警告并退出輔助模式。
法律層面的風險正在累積。佛羅里達案件判決明確指出,特斯拉的過度宣傳與數據隱瞞行為影響了責任認定。隨著特斯拉計劃進一步放寬駕駛注意力限制,未來事故訴訟中,馬斯克的公開承諾可能成為指控公司未盡安全義務的關鍵證據。法律專家指出,當企業通過軟件更新主動鼓勵分心駕駛時,再以“駕駛員始終掌控”進行辯護的合理性將大幅削弱。
行業對比凸顯特斯拉的特殊性。奔馳DRIVE PILOT作為目前唯一獲準的L3級系統,明確限定使用場景并要求駕駛員隨時準備接管;Waymo的L4級出租車則完全取消方向盤設計。特斯拉雖宣稱FSD最終將達到L5級,但現行系統仍需人類監督的設定,使其陷入“高階宣傳與低階責任”的矛盾境地。這種定位模糊性,正隨著功能更新與公開表態日益凸顯法律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