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20個月的職位空缺,華泰保險集團終于迎來新任總經理。10月31日,北京金融監管局正式核準胡瑋出任總經理一職。這位來自中國平安的科技領域資深人士,曾擔任平安國際智慧城市聯席總經理兼首席技術官,其職業背景為這家老牌險企注入新的管理基因。
胡瑋的職業生涯始于美國國際集團,早年專注亞洲區IT創新與數字化布局。2013年加入平安后,他先后主導集團級大數據平臺、人工智能體系及區塊鏈基礎設施建設。2018年升任平安國際智慧城市聯席總經理兼CTO期間,該板塊僅用三年便以500億估值躋身胡潤全球獨角獸榜單,印證其科技管理能力。
華泰保險管理層呈現老齡化特征。董事長趙明浩61歲,自1996年隨創始人王梓木下海創業以來,已深耕公司近三十年。華泰財險董事長叢雪松60歲,今年8月卸任集團副總經理但保留財險董事長職務。華泰人壽董事長張蓓54歲,亦臨近退休年齡。集團與子公司間存在顯著交叉任職現象,如趙明浩兼任華泰資產管理董事長,楊平同時擔任華泰保興基金董事長與華泰資產管理總經理。
股權結構方面,"安達系"通過系列交易實現絕對控股。2002年,安達系旗下三家公司首次入股華泰財險,持有22.13%股份。2020年起,中資股東加速退出,安達系通過受讓華潤深國投信托、君正集團等股東股份,持股比例升至42.72%。2023年完成對君正集團剩余股份及國網英大6.39%股份的收購后,持股比例達76.54%。截至2024年末,隨著央企"退金令"實施,安達系持股比例已達85.53%,華泰保險成為國內首家外資絕對控股的保險集團。
業績表現呈現明顯波動。2020-2023年,集團營業收入增幅從2.96%逐年放緩至0.87%,歸母凈利潤連續三年下降,2023年僅1.91億元,較2020年縮水85.33%。2024年出現強勢反彈,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0.12%至206.19億元,歸母凈利潤達13.49億元,創九年新高。這種波動與旗下子公司表現密切相關。
華泰財險在完成對安達中國業務的整合后,面臨管理挑戰。2024年營業收入66.9億元,同比下降4.88%,凈利潤4.03億元,微降0.1%。業務整合過程中,30余個分支機構的人員安置、保單承接等問題尚未完全解決,部分保單出現服務真空。今年以來,華泰財險及分支機構已收到5張監管罰單,涉及財務造假、利益輸送等違規行為。
華泰人壽的利潤波動更為顯著。2019年凈利潤達5.06億元高峰后持續下滑,2022年虧損2.25億元,2023年擴大至8.93億元。2024年實現扭虧為盈,凈利潤0.92億元,主要得益于投資收益同比增長81.5%至21.91億元。但退保金連續三年增長,2024年達7.28億元,其中財富金賬戶年金保險(萬能型)一款產品退保金額就達6.07億元。
集團其他業務板塊表現穩健。華泰資產管理2024年總資產53.38億元,同比增長22%,營業收入18.34億元,歸母凈利潤8.29億元,超越財險成為集團最賺錢的公司。華泰保興基金管理規模突破600億元,但存在嚴重"偏科"現象,債券基金規模超500億元,占總規模80%以上,固收類基金占比超94%。
2025年前三季度,華泰財險保費收入86.4億元,同比增長4.25%,凈利潤3.92億元,同比增長23.45%。華泰人壽保費收入87.28億元,同比增長10.23%,凈利潤2.17億元,已超2024年全年水平。但投資收益率表現欠佳,前三季度綜合投資收益率1.01%,在73家壽險公司中位列第60位。
人事調整持續進行。今年7月,華泰人壽任命具有外企背景的牛增亮為總經理,其職業生涯跨越平安人壽、英大泰和人壽及安達人壽等機構。隨著"安達系"控股地位鞏固,集團及子公司中具有外企背景的高管比例逐步提升。胡瑋作為科技領域出身的總經理,如何將技術基因與傳統保險管理融合,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