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探索世界本源與規律的基石,物質科學不斷拓展人類認知的邊界,賦予人類改變世界、創造未來的強大力量。10月25日,由華東師范大學主辦,華東師范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石油化工分子轉化與反應工程全國重點實驗室、綠色催化專家智庫共同承辦的2025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物質科學大會于上海臨港中心成功舉行。論壇聚焦催化、能源、材料科學等關鍵領域,匯聚了來自全球的數十位頂尖科學家、兩院院士、行業專家與企業代表,共同探討物質科學的前沿進展與未來方向。
華東師范大學不僅以“三類基礎研究導向”夯實科研根基,更通過構建“政-校-企”聯動網絡,在臨港打造了“校區、園區、社區”三區聯動的成果轉化高地,詮釋了高校在校地協同與創新生態構建中的核心價值。作為本次論壇的承辦核心,石油化工分子轉化與反應工程全國重點實驗室也成為創新生態的生動縮影——其基于“綠色碳科學”理念的前沿探索,精準對接了臨港產業發展的需求。
盛會啟幕:頂尖智慧共繪科學未來
開幕式由華東師范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施國躍主持,中國科學院院士、華東師范大學終身教授、物質科學大會聯合主席何鳴元教授,2020年埃尼環境先進技術獎得主、德國科學院院士、漢諾威大學C4講席教授、物質科學大會聯合主席尤爾根·卡羅(Jürgen Caro)教授,分別致開幕詞。

華東師范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施國躍主持開幕式
“物質科學是探討物質基本結構、性質及相互作用的學科,是整個自然科學和現代技術的基石”。何鳴元院士在致辭中闡述了物質科學在當代的戰略地位,并結合全球可持續發展的緊迫需求,指出未來發展要聚焦“綠色化”和“交叉融合”的核心方向。作為老一輩科學家,何鳴元院士在致辭中呼吁青年科學家要勇于探索,肩負起科技創新的時代使命,為本次物質科學大會奠定了“聚焦前沿、關注未來、鼓勵創新”的基調。

中國科學院院士、物質科學大會聯合主席何鳴元教授致辭
尤爾根·卡羅教授在致辭中表示,“物質科學將推動發展高效、無害、可循環利用的新型材料,在滿足日常生活與生產能源需求的同時,將有效遏制環境污染、避免生產資料無端浪費”。讓科學知識走出實驗室,服務于工業實踐,是推動社會向生態可持續模式轉型的強大動力。

德國科學院院士、物質科學大會聯合主席尤爾根·卡羅教授致辭
前沿突破:主旨報告呈現廣闊前景
中國科學院院士李燦教授、尤爾根·卡羅教授,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陳忠偉教授、2018年沃爾夫獎得主藤田誠教授(Makoto Fujita)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孫立成教授和中國科學院院士馬大為教授分別在物質科學大會上作了精彩的主旨報告。他們的報告包括催化、能源材料、人工光合作用、有機合成等多個方向,展現物質科學在基礎研究與實際應用中的廣闊前景。
尤爾根·卡羅教授在報告中系統介紹了具有分級孔道的納米多孔材料在優化氣體運輸或分離方面的特殊性,其作用機制類似呼吸肺,可精確實現氣體的快速吸入、氣體交換、快速排出。李燦教授提到,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戰略目標,中國在憑借風、光、綠電等清潔能源制備綠氫,進而與二氧化碳合成液態陽光甲醇燃料這一科技路徑上,已處于世界領先的地位。陳忠偉教授在報告中指出,燃料電池發展的核心挑戰在于成本、耐久性與功率密度,未來研究應積極推動人工智能與電池管理的交叉研究,從材料創新與系統管理兩個維度共同推動燃料電池技術的突破與發展。藤田誠教授在報告中重點介紹了通過金屬配位驅動自組裝,構建具有精確空腔的配位籠結構材料;基于此發展的“晶體海綿”新技術可用于解析多種難結晶分子,為天然產物鑒定、藥物研發等領域提供結構分析新方法。孫立成教授提到,2025年我國風力與光伏發電總量攀升至17億千瓦。發展先進的陽離子交換膜電解水及衍生技術,可將風光發電轉化為化學能存儲,成功化解風光發電的間歇性難題,為可持續發展社會的構建注入強勁動力。馬大為教授在匯報中表明,金屬催化偶聯反應為功能分子開發帶來新路徑,將有效加快涵蓋藥物、農用化學品及先進材料等功能分子的開發進程。

大會專家做主旨報告
思想碰撞:圓桌對話共議機遇挑戰
圓桌討論環節由中國科學院院士韓布興教授主持,中國科學院院士李燦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楊為民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孫立成教授,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李明豐院長,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陳忠偉教授等嘉賓參與,圍繞三大議題展開深入交流——(1)“雙碳”目標下,催化科學基礎研究如何引領能源與材料領域的變革?(2)人工智能將如何影響乃至重塑催化科學的研究范式?(3)如何跨越催化前沿技術產業化的“最后一公里”,實現落地應用?
與會專家就上述論壇議題進行了觀點交鋒與思想碰撞,專家們認為在“雙碳”目標下,催化基礎研究正成為能源與材料變革的核心驅動力;人工智能將推動催化研究從“經驗試錯”向“智能設計”轉型;而跨越產業化“最后一公里”需要構建“產學研用”協同體系,破解中試放大與成本控制等關鍵瓶頸。

大會主旨圓桌討論
實踐路徑:創新案例展現轉化潛能
在“案例分享與研討”環節,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李明豐院長擔任主持人。大會邀請了五位來自高校與企業的專家,分享了在先進能源、儲能材料、CCUS技術等領域的最新實踐。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林偉副院長、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李應成副院長、華東師范大學吳鵬教授、上海科技大學物質學院副院長申文杰教授、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低碳轉化科學與工程中心主任鐘良樞研究員分享了各自的最新實踐案例與解決方案。

案例分享與研討報告

大會合影
2025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物質科學大會系統梳理了催化、能源與材料科學領域的最新進展,清晰勾勒出物質科學推動綠色轉型、賦能可持續發展的創新路徑與未來圖景。大會為全球科學家與產業領袖構建了高水平對話平臺,促進了基礎研究與應用需求的深度融合。與會專家形成的共識與洞見,將為應對全球能源環境挑戰、實現“雙碳”目標注入新的科學動能,也展示了上海作為國際科創中心凝聚全球智慧、引領科技未來的獨特魅力。
從激發內生動力的“全賦權改革”,到建立臨港校區與臨港研究院的地理、功能雙融合,華東師大系統性地打通了從實驗室到市場的關鍵路徑。物質科學大會的成功舉辦,充分體現了華東師大以堅實的科研根基與敏捷的轉化機制,為區域與國家發展夯實根基的豐富實踐和未來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