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探索數字技術對城市傳播范式的重構路徑,推動跨學科研究方法創新,蘇州大學傳媒學院聯合《新媒體與社會》集刊、中國技術市場協會人工智能與傳播專委會及《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共同發起首屆“數智時代的城市傳播學術工作坊”。活動匯聚來自中國社科院、復旦大學、上海交大、華東師大及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等二十余所機構的專家學者,圍繞城市傳播的理論革新與實踐突破展開深度研討。
會議設置“中國城市傳播研究現狀與展望”“數智時代傳播學者的責任擔當”等主題論壇,并特別開設主編對話環節,聚焦學術期刊與學科發展的協同機制。與會者從城市想象與智慧城市建設、媒介化城市空間、可溝通城市理論、城市品牌國際傳播等維度,系統梳理了數字技術驅動下的城市傳播新特征,為青年學者提供論文寫作與發表的實踐指導。
平行論壇采用“學術報告+現場評議”模式,涵蓋城市主體性建構、空間生產機制、技術倫理邊界、話語體系重構、文化轉譯策略等前沿議題。通過多學科交叉視角,會議構建了涵蓋社會學、城市規劃、數據科學等領域的跨學科知識網絡,為破解復雜城市傳播問題提供理論支撐。
閉幕式上,與會代表聯合發布《數智時代的城市傳播研究蘇州倡議》。該文件提出六大行動方向:以人文精神引領技術發展,構建“科技向善”的傳播倫理;打破學科壁壘,形成協同創新的研究共同體;挖掘本土文化資源,創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城市敘事體系;推動方法論革新,采用混合研究范式;強化研究成果的社會轉化,服務城市治理實踐;拓展國際學術對話,建立兼容并蓄的學術自信。倡議特別強調,需聯合數據科學家、城市規劃師、社會學家等多領域專家,共建融合物理空間、社會行為與信息流動的城市研究數據庫。
此次倡議的發布,標志著中國學界對城市作為“超級媒介”屬性的深度認知,推動研究范式從靜態描述向動態系統分析轉型。通過強化本土實踐研究,會議為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城市傳播理論體系奠定基礎,為應對城市化進程中的傳播挑戰提供新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