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我國在基礎設施、科技創新及能源開發等關鍵領域持續發力,多個重大工程實現突破性進展,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在能源領域,全球單機規模最大的光熱發電項目——青海格爾木350MW塔式光熱發電工程正式啟動建設。該項目位于海西州格爾木市烏圖美仁光伏光熱園區,總投資54.35億元,采用我國自主研發的塔式熔鹽儲能技術。工程由三座吸熱塔與一臺汽輪機組成,鏡場總面積達330萬平方米,創下國內反射面積紀錄。項目計劃于2027年9月全容量并網,預計年發電量9.6億千瓦時,相當于每年節約標準煤26.34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72萬噸。
科技創新領域迎來里程碑式突破。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主導研制的全球首臺太陽磁場精確測量中紅外觀測系統(AIMS望遠鏡)通過國家驗收并投入使用。該設備填補了國際中紅外太陽磁場觀測的技術空白,采用離軸光學系統設計,核心部件如探測器芯片、真空制冷系統等均實現國產化。AIMS望遠鏡的啟用標志著我國天文儀器自主創新能力邁上新臺階,其觀測數據將為太陽物理研究及空間天氣預報提供關鍵支撐。
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同樣取得重大進展。渝萬高鐵石沱長江大橋完成首節鋼梁架設,正式進入結合梁施工階段。這座全長1416.9米的大橋是渝萬高鐵的控制性工程,建成后將創造四項世界紀錄:首次采用公鐵合建雙聯塔結構、首次實現公鐵同層分幅主梁設計、6號主塔以253米高度成為全球最高雙聯主塔、主跨608米刷新公鐵合建同層分幅混合梁斜拉橋跨度紀錄。大橋的順利推進為渝萬高鐵全線通車奠定了堅實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