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領域正迎來一場重大變革——OpenAI與半導體巨頭博通達成深度合作,計劃在未來四年內共同開發并部署總計10吉瓦算力的定制AI芯片及計算系統。這一舉措不僅標志著OpenAI在硬件領域的戰略突破,更反映出全球AI產業對算力需求的指數級增長。
據知情人士透露,雙方的合作協議于近日正式簽署,核心內容包括聯合研發定制化GPU芯片,并由博通負責自2026年下半年起逐步部署。盡管財務細節未公開,但業內人士估計交易總額可能達數十億美元。消息公布后,博通股價在美股早盤交易中一度飆升近10%,延續了其過去半年市值突破1.5萬億美元的強勁勢頭。
OpenAI的雄心遠不止于此。公司計劃將大模型研發中積累的軟件經驗轉化為硬件架構優勢,目前與博通的合作已從最初的AI加速器定制擴展至服務器機架、網絡設備及數據中心互聯技術等領域。新一代服務器將采用博通的高性能以太網技術,部署在OpenAI自建及第三方數據中心,為AI模型的持續訓練提供支撐。
這場合作使OpenAI從博通、英偉達和AMD等芯片供應商處獲得的算力總和達到26吉瓦,相當于紐約市夏季用電峰值需求的兩倍。然而,如此龐大的算力規模也意味著巨額投入。公司內部文件顯示,未來數年需投入數千億美元用于計算基礎設施,僅2025年營收預計達130億美元的OpenAI,必須保持指數級增長才能支撐這一擴張。
OpenAI首席執行官薩姆·阿爾特曼在內部會議中坦言,當前計算能力"遠未滿足需求"。隨著ChatGPT和視頻生成工具Sora等產品的全球用戶突破8億,公司正規劃在全球新建多個大型數據中心。其長期目標更為驚人:到2033年建設總計250吉瓦算力,相當于當前全球AI算力總和的數十倍,預計投資總額可能超過10萬億美元。
為實現這一目標,OpenAI正在探索創新融資模式,但具體方案尚未公布。目前公司估值已達5000億美元,成為全球最具價值的初創企業之一。而博通作為合作伙伴,憑借其在定制芯片和數據中心互聯技術領域的領先地位,過去六個月股價累計上漲逾80%,成為AI基礎設施時代的重要受益者。
行業分析指出,這場合作標志著AI產業進入基礎設施建設新階段。貝恩咨詢公司報告預測,到2030年全球AI基礎設施投資將推動相關收入突破每年2萬億美元。在這場算力競賽中,OpenAI與博通的聯盟不僅改變了行業格局,更可能重新定義AI技術的未來發展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