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世界保健日的臨近,公眾對健康的關注度持續升溫,養生保健產業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
從日常服用的保健品到定期的健康體檢,再到融入生活方方面面的養生方式,消費者對健康的需求已從“疾病治療”向“預防保健”轉變,這種需求迭代不僅推動了養生保健產業各領域的創新升級,更催生了多元化的消費場景。
據艾媒咨詢 2025 年 9 月發布的《中國養生保健產業發展報告》顯示,2025 年中國養生保健產業市場規模預計達 5.8 萬億元,較 2024 年增長 12.3%,其中保健品、體檢產業、養生生活方式相關消費占比分別達 35%、28%、37%,產業結構更趨均衡合理。
保健品:功能細分與品質升級,個性化需求推動產品創新
在養生保健產業中,保健品領域始終占據重要地位,如今隨著消費者健康需求的精細化,保健品正朝著功能細分與品質升級的方向快速發展。從功能來看,不再是單一的 “補充營養”,而是針對不同人群、不同健康問題推出專項產品。
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現存在業、存續狀態的保健品相關企業超828.8萬家。其中,2024年新增注冊相關企業約184萬余家,從企業注冊數量趨勢來看,近十年間,保健品相關企業的注冊數量呈現出逐年增長的態勢,并在2024年達到頂峰。

2024 年,主打 “抗氧化、延緩衰老” 的葡萄籽提取物、“調節腸道菌群”的益生菌類保健品市場規模日益擴大;2025 年,這一趨勢進一步深化,針對“熬夜人群護肝”“上班族護眼”的細分保健品銷量均呈現出顯著增長,“熬夜護肝片”等成為年度爆款產品。這種精準定位的產品,更貼合消費者個性化健康需求,推動保健品市場從 “大眾化” 向 “精細化” 轉型。
品質升級是保健品領域的另一大核心趨勢,消費者對產品的原料來源、生產工藝、成分安全性的要求越來越高。據中檢集團 2025 年發布的《保健品品質檢測報告》顯示,2025 年上半年,通過“有機認證”“非轉基因認證”的保健品銷量占比達42%;與此同時,“透明工廠” 模式受到青睞,無限極、完美等企業開放生產線直播,消費者可實時查看產品生產過程,這種 “可視化” 的品質保障方式,讓產品信任度顯著提升。
此外,技術創新為保健品領域注入新活力,生物提取技術、納米技術的應用,讓保健品的功效更易被人體吸收,且安全性更高。同時,數字化技術也被應用于保健品消費場景,部分品牌推出“健康監測+個性化推薦”服務,消費者通過智能手環上傳健康數據,“科技 + 健康”的模式讓保健品消費更具科學性。
體檢:智能化升級與服務延伸結合,構建全周期健康管理體系
世界保健日的臨近,讓 “定期體檢” 成為公眾健康管理的重要環節,體檢產業也隨之迎來智能化升級與服務延伸的雙重變革。
在檢測技術方面,智能化設備的應用大幅提升了體檢效率與準確性。2024 年,全國三級醫院體檢中心中,采用 “AI 影像診斷系統” 的占比達 65%,該系統對肺部結節、乳腺結節的識別準確率達 92%,較人工診斷效率提升 3 倍;2025 年,更先進的 “無創血液檢測技術” 開始普及,只需一滴血即可完成 20 項生化指標檢測,檢測時間從傳統的 24 小時縮短至 30 分鐘。這些智能化技術的應用,不僅減少了人為誤差,更讓體檢過程更便捷、高效,吸引更多人主動參與體檢。
體檢服務不再局限于“檢測報告”,而是向“全周期健康管理”延伸,這成為體檢產業的重要發展方向。今年以來,體檢機構進一步深化服務延伸,與社區醫院、養老機構合作,為老年人提供“定期體檢 + 上門護理”服務,據國家衛生健康委 2025 年 9 月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已有 38% 的體檢機構開展此類服務,覆蓋老年人群超 2000 萬,有效解決了老年人“體檢后無人管”的問題。
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現存在業、存續狀態的體檢相關企業超340.4萬家。其中,2025年截至目前新增注冊相關企業約51.2萬余家,從企業注冊數量趨勢來看,近五年間,除2022年稍有下降外,體檢相關企業的注冊數量呈現出逐年增長的態勢,并在2024年達到頂峰。
從區域分布來看,廣東省、山東省、四川省體檢相關企業數量位居前列,分別為超36.9萬余家、33.3萬余家和21萬余家。排在其后的是貴州省和北京市。

體檢產業的下沉市場潛力持續釋放,三、四線城市及縣域地區成為新的增長引擎。隨著居民健康意識的提升與醫療資源的下沉,三、四線城市體檢需求快速增長。為了適應下沉市場需求,體檢機構推出“基礎體檢 + 特色項目”的組合套餐,既滿足了居民基本健康檢測需求,又降低了消費門檻。
養生生活方式:場景多元化與日常化滲透,健康理念融入生活方方面面
養生不再是特定人群的 “專屬行為”,而是逐漸融入大眾日常生活,形成多元化的養生場景,推動養生生活方式領域快速發展。在飲食養生方面,“健康化、功能化”成為餐飲消費的主流趨勢。
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現存在業、存續狀態的養生館相關企業超331.1萬家。其中,2025年截至目前新增注冊相關企業約70.5萬余家,從企業注冊數量趨勢來看,近五年間,養生館相關企業的注冊數量呈現出逐年增長的態勢。從區域分布來看,山東省、廣東省、河南省、江蘇省、養生館相關企業數量位居前列,四個省市數量總和超過112.1萬家,占企業總數的33.86%。

2024 年,全國主打 “藥膳養生” 的餐廳數量達 8.2 萬家,較 2023 年增長 30%,其中“秋冬滋補湯品”“低糖養生粥”等菜品銷量占比超過 60%;2025 年,預制菜領域也掀起養生熱潮,“即食花膠”“凍干銀耳羹”等養生預制菜銷量同比增長 210%。這種“隨時隨地養生”的飲食方式,讓健康理念更易落地,也推動養生飲食從 “專業領域”走向“大眾消費”。
不僅如此,運動養生成為大眾日常選擇,多樣化的運動場景滿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今年以來戶外養生運動更受青睞:“森林徒步”“太極晨練”“騎行養生”等活動參與人數相較往年顯著提升。
此外,運動裝備也向“養生化”升級,不僅追求裝備的多樣化、功能性,特別是具有“減震護膝”功能的運動鞋、“保暖護腰”的運動服飾銷量顯著提升,充分反映出消費者在運動中對健康保護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
與此同時,睡眠養生作為養生生活方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受到越來越多關注,相關產品與服務市場快速擴容。隨著睡眠養生服務領域發展迅速,“睡眠環境優化”成為新趨勢,具有“恒溫調節”“降噪隔音”功能的臥室家居產品銷量同比增長,“助眠香薰機”“白噪音發生器”等小電器開始受到空前青睞。這些產品與服務的創新,為消費者解決睡眠問題提供了更多選擇,也推動睡眠養生從“被動改善”向“主動管理”轉變。
作為國內領先的商業查詢平臺,天眼查依托海量商業大數據,結合天眼風險、工商信息、任職信息、股東信息、股權全景穿透圖、最終受益人、主要人員等多維度數據,實現從風險洞察到風險預警的全面管控,能快速了解并分析保健品、養生、體檢等相關產業的發展現況與未來趨勢。
天眼查研究院認為,在世界保健日的帶動下,保健品領域的功能細分與品質升級、體檢產業的智能化創新與服務延伸、養生生活方式的場景多元化與日常化滲透,共同構建了完善的養生保健產業生態。未來,隨著技術的進一步發展與健康理念的深度普及,養生保健產業將朝著更精準、更便捷、更個性化的方向發展,為公眾健康提供更全面的保障,同時也為經濟增長注入持續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