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三位在免疫學領域取得突破性成果的科學家——美國學者瑪麗·布倫科、弗雷德·拉姆斯德爾與日本科學家坂口志文。他們因發現并闡明調節性T細胞的免疫調控機制,共同獲得1100萬瑞典克朗獎金。這一發現為自身免疫疾病治療、器官移植抗排斥及癌癥免疫療法開辟了全新路徑。
調節性T細胞被科學界稱為免疫系統的“制動器”,其核心功能是防止免疫系統過度反應而攻擊自身組織。坂口志文作為該領域的先驅者,早在多年前便首次鑒定出這類特殊免疫細胞。他創立的日本生物技術公司RegCell,通過表觀遺傳修飾技術對T細胞進行“功能重置”,開發出針對多發性硬化癥、系統性紅斑狼瘡等自身免疫病的創新療法。今年3月,該公司宣布完成850萬美元A輪融資,加速臨床轉化進程。
美國團隊的研究則聚焦于基因調控層面。布倫科與拉姆斯德爾通過遺傳學分析發現,Foxp3基因是維持調節性T細胞功能的關鍵“總開關”。當該基因發生突變時,會導致嚴重免疫失調疾病。這一發現不僅解釋了多種罕見病的發病機制,更為開發基因編輯療法提供了理論依據。拉姆斯德爾目前擔任舊金山索諾瑪生物治療公司首席科學官,該公司開發的工程化調節性T細胞產品已進入Ⅱ期臨床試驗,針對類風濕關節炎等炎癥性疾病展現顯著療效。
全球生物醫藥產業正加速布局這一領域。中國多家企業已啟動相關管線研發,嘗試將調節性T細胞技術擴展至漸凍癥、阿爾茨海默病等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治療探索。據行業報告顯示,2024年全球調節性T細胞療法市場規模達12億美元,預計2030年將突破80億美元。
隨著基礎研究向臨床應用的快速轉化,科學家們正通過優化細胞培養工藝、改進遞送系統等技術手段,提升治療的安全性與有效性。業內專家指出,該領域的突破或將改變癌癥治療范式——通過精準調控免疫微環境,實現“攻擊腫瘤”與“保護正常組織”的動態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