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各大車企陸續公布最新產銷數據,市場格局再度引發關注。其中,小米汽車憑借多款車型的熱銷表現,成為行業焦點之一。據統計,自首款車型上市15個月以來,其累計交付量已突破30萬臺,展現出強勁的市場競爭力。

作為核心產品線,SU7系列持續擔任交付主力,而定位高端的SU7 Ultra(售價52.99萬元)自二季度開啟交付后,亦在細分市場獲得較高關注度。更引人注目的是,其首款SUV車型YU7上市后迅速掀起熱潮,僅18小時便斬獲24萬臺鎖單訂單,創下行業新紀錄。目前,該車型因供不應求,甚至出現二手車市場倒賣訂單的現象。
從交付節奏來看,小米汽車呈現明顯加速趨勢。2025年上半年累計交付15.7萬臺,7月單月交付量首次突破3萬臺,9月更進一步達到4萬臺。基于當前增長態勢,業內普遍預測其四季度交付量將持續攀升。結合YU7的訂單儲備,公司全年目標完成度已超出預期——年初設定的30萬臺目標后被上調至35萬臺,按現有進度推算,提前達標幾成定局。

市場布局方面,小米汽車正醞釀更大動作。有消息稱,其計劃于2027年進軍歐洲電動汽車市場,若順利實施,海外銷量或將成為新的增長極。不過,高速發展背后亦存在隱憂。近期,部分營銷行為因過度強調話題性,引發用戶與網友爭議。盡管短期內收獲了流量關注,但長期來看,過度依賴營銷而非產品技術本身,可能削弱品牌口碑。
行業分析師指出,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已進入白熱化階段,企業需在技術創新、服務體系等核心領域構建護城河。對于小米汽車而言,如何在保持市場熱度的同時,夯實研發與生產基礎,將是決定其能否從“流量明星”轉型為“實力選手”的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