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舉辦的2025世界數字城市大會上,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中國方案服務業務群總經理戴煒以《城市超級智能體 引領智慧城市4.0》為題發表演講,系統闡釋了聯想在混合式人工智能賦能智慧城市領域的創新實踐。這場以“數字驅動·智創未來”為主題的盛會,見證了中國智慧城市建設邁入全新階段。
當前中國人工智能發展呈現四大顯著趨勢:工程化創新與開源生態并進、規模競爭轉向效能競爭、智能體引領人機協作新范式、產業融合催生應用優勢。戴煒指出,這些趨勢正推動新技術向智慧城市各領域深度滲透。聯想通過構建城市超級智能體,正在重新定義智慧城市4.0的標準——為傳統“城市大腦”配備感知交互的“五官”與自主執行的“四肢”,實現從人工依賴到人機共生的跨越。
作為智慧城市4.0的核心引擎,聯想城市超級智能體突破了傳統工具模型定位,構建起多模態、跨平臺的認知操作系統。這個AI需求總入口具備三大核心能力:通過環境感知與智能交互實現數據采集,運用認知決策與自主演進完成復雜任務處理,最終形成可持續優化的智能閉環。戴煒強調:“我們打造的不僅是技術平臺,更是激發城市創新活力的生態系統。”
在技術架構層面,聯想采用“1+N智能體”協同模式。城市超級中樞作為核心大腦,統籌感知、決策、資源調度等宏觀職能,同時協調交通、能源等垂直領域智能體執行具體任務。依托大模型工廠、知識共享中心和智算中心構建的基礎設施,該體系已實現文旅、教育、政務等場景的智能化改造。例如在文旅領域推出的“伴游”智能體,可提供全流程個性化服務;教育領域構建的數十個智能體,則完整覆蓋教學評管測全鏈條。
這種模塊化設計使系統具備快速部署能力,目前已在福建武夷山、湖北宜昌、上海虹口等五地實現規模化復制。各地根據自身特色開展的差異化合作,驗證了城市超級智能體的普適性與擴展性。聯想始終秉持四大發展理念:通過混合架構引領技術融合,依托開源生態促進創新共享,深化政企學研多方協作,最終實現產業智能化升級。
支撐城市超級智能體的技術底座,源于聯想在混合式人工智能領域的突破。針對公共智能存在的數據安全與個性化不足等痛點,聯想創造性地將公共智能與私域智能深度融合。這種模式既保護了企業用戶的隱私數據,又能滿足個人用戶的定制化需求,形成個人智能、企業智能、城市智能的協同發展格局。
在具體應用層面,聯想已構建起完整的智能體矩陣。個人智能領域推出的AI PC和天禧超級智能體,開創了具備自然交互、自我進化等五大特性的終端設備;企業智能領域打造的智能體解決方案,則通過模塊化設計實現跨行業快速適配。這些創新使聯想沉淀出涵蓋混合基礎設施、數據知識庫、模型工廠等五層能力的技術優勢集,形成可復制的AI解決方案庫。
憑借在混合式人工智能領域的技術積累,聯想已躍居中國IT服務市場首位。通過將全棧AI能力與具體場景深度結合,聯想正在推動中國智慧城市建設從技術堆砌向價值創造轉型。這種轉型不僅重塑著城市運營模式,更為全球智慧城市發展提供了中國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