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深處傳來神秘信號,引發全球科學界高度關注。NASA費米伽馬射線太空望遠鏡與中國“天關”衛星近日先后捕捉到同一組重復出現的伽馬射線暴,編號為GRB 250702B。這一異常現象打破了人類對宇宙能量爆發的傳統認知,科學家們正全力破解其中奧秘。
傳統理論認為,伽馬射線暴通常源于超新星爆發或中子星合并,這類劇烈天體活動往往具有一次性特征。然而此次觀測到的信號卻呈現周期性復發特征——7月2日費米望遠鏡連續三次檢測到能量爆發,而“天關”衛星更早于前一日就已記錄到類似信號。這種跨越數十億光年的重復爆發,在已知天體物理模型中找不到合理解釋。
參與研究的資深天體物理學家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這種現象顛覆了從業三十余年的認知體系。“無論是恒星坍縮還是中子星碰撞,都不可能產生如此規律的重復爆發。更令人困惑的是,信號源位于銀河系外數十億光年處,這個距離超出了現有理論的應用范圍。”
歷史上的“Wow!信號”事件再度被提及。1977年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大耳朵”射電望遠鏡曾接收到持續72秒的神秘無線電波,其頻率與氫原子特征頻率完全吻合,被視為外星文明通訊的潛在證據。但該信號此后再未出現,成為困擾天文學界半個世紀的未解之謎。相比之下,GRB 250702B的持續時間更長,重復特征更顯著。
關于信號成因,科學界目前存在三種主要假說。第一種認為可能源于超大質量恒星死亡后的殘余核心,當物質持續落入黑洞時會產生周期性能量噴發。第二種推測指向磁星活動,這種具有超強磁場的中子星在發生星震或磁重聯時,可能釋放出規律性輻射。第三種假設則引發公眾無限遐想——是否為外星文明主動發送的探測信號?不過主流學者強調,目前沒有任何證據支持該猜想。
儀器故障與宇宙塵埃干擾的質疑已被初步排除。兩個獨立探測系統的交叉驗證,以及信號特征的獨特性,使得技術性誤差的可能性大幅降低。此前旅行者1號探測器曾因宇宙塵埃產生誤報,但此次觀測到的伽馬射線暴在能量譜、持續時間等參數上均呈現顯著差異。
面對未知,科學家展現出難能可貴的探索精神。正如研究團隊成員所言:“在浩瀚宇宙中捕捉數十億光年外的微弱信號,就像在太平洋中尋找特定的一滴水。承認現有理論的局限,正是科學進步的起點。”這種坦誠態度,或許比最終答案更具價值。
隨著更多觀測數據持續匯集,這個宇宙謎題終將迎來破解時刻。當人類科技突破現有邊界時,我們或許會發現,這些看似神秘的信號不過是宇宙常態的冰山一角。而正是這份未知帶來的期待感,讓仰望星空成為永恒的浪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