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北京文化論壇上,一場關于科技與文化融合的深度對話引發關注。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在發言中透露,預計到2026年,具備高靈活性與運動能力的機器人將初步具備參與電影特技表演的能力,并可拓展至舞臺藝術等文化領域。這一預測為傳統演藝行業的技術革新提供了新的想象空間。
針對"機器人僅擅長機械運動而難以融入文化創作"的質疑,王興興以計算機發展史為例進行回應。他指出,科技工具的應用邊界取決于使用場景而非技術本質,正如計算機既能支撐游戲開發也能服務科研計算,機器人技術同樣可以在文化領域找到適配場景。宇樹科技當前正同步推進技術迭代與文化應用研究,試圖打破兩者間的認知壁壘。
在談及技術發展節奏時,王興興預測未來兩到三年內,機器人將實現關鍵技術突破,達到通用性發展階段。這意味著設備不再局限于單一任務,而是能夠通過模塊化調整適應不同文化場景需求。這種技術演進路徑與本次論壇"文化和科技融合發展"的年度主題形成呼應,為跨領域創新提供了實踐范本。
作為以"傳承?創新?互鑒"為永久主題的文化盛會,本屆北京文化論壇通過主論壇、6場平行論壇及20余場專業沙龍構建了立體化交流體系。約800位來自中央及地方宣傳文化部門負責人、國際文化機構代表、知名學者與文藝界人士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數字時代下的文化發展新路徑。常態化設置的"北京文化論壇會客廳"更成為持續推動行業對話的重要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