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機器人與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產業浪潮中,蘇州市吳中區正以集群化創新姿態強勢崛起。近日,在太湖經貿洽談會上,魔法原子、鹿明機器人、樂享科技等八家本土企業組成的“吳中八杰”首次集體亮相,憑借全產業鏈技術突破與創新生態構建,成為引領區域產業升級的核心力量。
這八家企業的集中涌現并非偶然,而是吳中區深耕機器人產業十余年的厚積薄發。從核心零部件研發到智能大模型構建,從工業機器人整機制造到服務機器人場景應用,吳中已形成覆蓋全產業鏈的技術矩陣。數據顯示,當地服務機器人產量占全國超60%,工業機器人產量占內資品牌七分之一,53家整機企業生產的64類800余款機器人產品,正通過技術創新持續重塑行業格局。
產業集群的蓬勃發展離不開創新生態的支撐。吳中區構建了“上市企業引領、規上企業主體、專精特新支撐”的企業梯隊,匯聚超過1600家機器人與人工智能企業,產業規模即將突破2000億元大關。在技術攻堅層面,哈工大蘇州研究院、浙大智能制造研究院等12家科研機構與賽迪研究院蘇州分院形成協同創新網絡,去年獲批的江蘇省人形機器人先行集聚發展試點,更通過“一院三中心”平臺推動技術成果快速轉化。
作為政企協同的創新典范,蘇州市具身智能機器人綜合創新中心落戶吳中,該平臺集真實場景訓練、仿真模擬、數據采集與多模態模型訓練于一體,為機器人從實驗室走向市場提供了關鍵跳板。與此同時,39只總規模達163億元的產業基金與知識產權快速預審通道的建立,形成了“技術攻關-資本賦能-專利保護”的完整閉環。
在產業生態構建方面,吳中區通過“以賽促產”模式持續激發創新活力。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大會、工控中國大會等高端峰會,與全國機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賽、大學生創新創業挑戰賽等賽事形成聯動,年均吸引超200個創新項目落地。這種“會議+競賽+基金”的三維驅動模式,使得吳中在機器人本體制造、系統集成、應用服務等環節持續保持領先優勢。
當前,吳中區正以“千企同鏈”推動“千億集群”建設,通過場景共創釋放產業潛能。從魔法原子的智能感知技術,到蜂鳥機器人的柔性執行系統,再到智身科技的具身智能解決方案,一批細分領域“隱形冠軍”的崛起,印證著吳中打造“全國機器人產業集群第一區”的戰略定力。在這片創新熱土上,機器人產業的“群星時代”已拉開帷幕。











